当前位置: 剪切机械 >> 剪切机械资源 >>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6.12.3.1通风空调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通风空调工程主要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系统,暖通防排烟系统。
2、材质选用
通风空调工程材质选用具体见表6.12-26及表6.12-27。
表6.12-26空调水管材质选用表
表6.12-27风管材质选用表
6.12.3.2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与流程
1、施工组织
根据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内容和施工工期安排,结合土建专业施工部署,本工程通风空调工程共组织4个班组分别进行风系统及空调水系统的施工。具体安排如下:
主体结构预留预埋阶段:通风1班组及空调水1班组负责1、2施工段通风空调工程的预留预埋工作,通风2班组及空调水2班组负责3、4、5施工段通风空调工程的预留预埋工作。
后期安装施工阶段:通风1班组及空调水1班组负责地下室与一层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工作,通风2班组及空调水2班组负责其他楼层通风空调工程的施工工作。
每个阶段各专业施工班组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计划见表6.13-28。
表6.12-28通风空调工程劳动力资源计划
2、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如图6.12-41所示。
地下空调设备安装设备层设备安装地上风管水管安装风管检测机房风管、水管安装空调水管试压机房空调机组安装制冷机组、换热器、冷却塔、冷冻冷却水泵等设备安装地上风盘安装风管保温风口安装设备单机试运转空调水管保温系统调试地下风机安装地下风管水管安装地上施工图6.12-41通风空调施工流程联动调试施工准备深化设计各机房设备房施工地下室施工
6.12.3.3通风空调工程施工方法
1、风管施工方法
(1)风管制作
1)下料、压筋
在加工车间按制作好的风管用料清单选定镀锌钢板厚度,将镀锌钢板从上料架装入调平压筋机中,开机剪去钢板端部。上料时要检查钢板是否倾斜,试剪一张钢板,测量剪切的钢板切口线是否与边线垂直,对角线是否一致。
按照用料清单的下料长度和数量输入电脑,开动机器,由电脑自动剪切和压筋。板材剪切必须进行用料的复核,以免有误。
特殊形状的板材用等离子切割机切割,零星材料使用现场电剪刀进行剪切,使用固定式震动剪时两手要扶稳钢板,手离刀口不得小于5cm,用力均匀适当。
2)倒角、咬口
板材下料后用冲角机进行倒角工作;采用咬口连接的风管其咬口宽度和留量根据板材厚度而定,咬口宽度见表6.12-29。
表6.12-29镀锌钢板风管咬口宽度表
3)法兰加工
方型法兰由四根角钢组焊而成,划线下料时应注意使焊成后的法兰内径不能小于风管的外径,用砂轮切割机按线切断;下料调直后放在钻床上钻出铆钉孔及螺栓孔,孔距不应大于mm。均匀分成冲孔后的角钢放在焊接平台上进行焊接,焊接时按各规格模具卡紧压平,焊接完成后,在台钻上钻螺栓孔;螺栓孔距不大于mm,均匀分布。
4)折方
咬口后的板料按画好的折方线放在折方机上,置于下模的中心线。操作时使机械上刀片中心线与下模中心重合,折成所需要的角度。折方时应互相配合并与折方机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被翻转的钢板或配重碰伤。
5)风管缝合
咬口完成的风管采用手持电动缝口机进行缝合,缝合后的风管外观质量应达到折角平直,圆弧均匀,两端面平行,无翘角,表面凹凸不大于5mm。
6)上法兰
风管与法兰铆接前先进行技术质量复核,合格后将法兰套在风管上,风管折方线与法兰平面应垂直,然后使用液压铆钉钳或手动夹眼钳用5×10铆钉将风管铆固,并将四周翻边;翻边应平整,不应小于6mm,四角应铲平,不应出现豁口,以免漏风。
(2)风管安装
1)风管组对
将成品运至安装地点,按编号进行排列,风管系统的各部分尺寸和角度确认准确无误后,开始组对。
2)风管连接
各段连接后在法兰边四周涂上密封胶,连接螺母置于同一侧;空调风管角钢法兰垫料采用4mm厚阻燃闭孔海绵橡胶条,排烟风管垫料法兰垫料采用3.5mm石棉橡胶板榫形连接,法兰压紧后垫料宽度与风管内壁平齐,外边与法兰边一致。将水平风管放在设置的支撑架上逐节连接,角钢法兰风管20m左右。
3)水平风管吊装
由于大空间层高较高,风管水平安装难度较大、安全隐患大。我单位将采用电动液压式升降机、移动式脚手架平台进行水平风管的吊装。将组装风管置于电动液压式升降机、移动式脚手架平台上,提升风管至比最终标高高出mm左右,拉水平线紧固支架横担,放下风管至横担上,确定安装高度。
4)风管立管安装
采取自下而上逐节安装、逐节连接、逐段固定的方法。立管安装要注意的是与水平管接口处需在安装水平管时即考虑预留出1~1.5m的水平安装距离,将风管预组装至4m长,采用电动葫芦提升至安装高度,操作人员在升降平台上紧固支架螺栓将风管固定。
13.3.2空调水施工方法
(1)一般要求
1)钢管在安装前采用高压水枪冲洗管道内外壁,冲洗干净后方可安装。管道冲洗后,应及时擦干管道,避免管道生锈。碳素钢管进场后必须经过彻底的除锈,然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刷漆。
2)在经过建筑的沉降缝位置,必须使用不锈钢金属软管;管道穿越外墙、内墙、楼板和屋面必须选择相应类型的套管。
3)对于使用补偿器的管道,必须按照指导图纸(该指导包括用于伸缩接头的固定装置和导管以及用于阻止型钢摆动防止弯曲的支架)的要求,在伸缩的起始点安装一个固定装置和导管。
4)空调机组的凝结水管,必须设置水封,水封高差依机组额定风压设置。
5)管道与设备连接加装相应规格的软接头。
6)管道要保持适当的坡度,便于排水和通气。
7)管道分支或汇合时只可以使用三通,禁止使用四通。
(2)空调水管安装
管道对口采用支架或者吊架调整中心,在没有引起两管中心位移的情况下保留开口端空间,管道对口时必须外壁平齐,用钢直尺紧靠一侧管道外表面,在距焊口mm另一侧管道外表面处测量,管道与管件之间的对口,也要做到外壁平齐。
钢管对好口后进行点焊,点焊与第一层焊接厚度一致,但不超过管壁厚的70%,其焊缝根部必须焊透,点焊位置均匀对称。
采用多面焊时,在焊下一层之前,将上一层的焊渣及金属飞溅物清理干净,并等管道自然冷却。各层引弧点和熄弧点均错开20mm或错开30°角。
管道焊接要选择适合的管道材质的焊条及电流,焊缝的焊接层数与选用焊条的直径、电流大小、管道壁厚、焊口位置、坡口形式有关,具体选用标准见表6.12-30。
表6.12-30焊接焊条、电流选用表
焊条必须严格按国标及技术规范选用。焊条不得出现涂层剥离、污物、老化、受潮或者生锈迹象;焊条必须保存在专门的干燥的容器内。
为减少焊缝处的内应力,施焊时,应有防风、雨、雪措施。
(3)空调设备安装
本工程空调设备主要包括冷水机组、热交换器、水泵、水处理设备、空调机组、冷却塔、风机盘管、风机等设备;分布在制冷换热机房、空调机房、水泵房、风机房及屋面等区域。
1)施工准备
施工技术人员在熟悉、掌握图纸的基础上,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和有特殊要求的工序必须编制作业指导书。施工班组应熟悉图纸、施工规范及技术文件的要求。
2)设备基础的验收和处理
在土建基础施工后,混凝土试验报告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基础的标高、平面位置、外形尺寸、预留孔洞(或地脚螺栓孔)进行检查验收,基础施工单位向设备安装单位提供测量记录,并在基础上明显标出标高,基准线和横纵中心线。基础外表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现象,形位偏差应符合要求。核对设备地脚螺栓或地脚螺栓孔是否与设备相一致,地脚螺栓孔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孔壁应垂直、孔内不得有杂物、积水。特别是预埋的地脚螺栓,为保证埋设的精度达到安装的要求,要用按设备底座的具体尺寸放样制作的模具进行检查。验收合格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基础检查合格后,设备安装前对基础表面进行清理、放线,在放置垫铁的部位应将基础表面凿平,并用砂轮机打磨。凿平部位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需要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铲麻面,麻点深度一般不小于10mm,密度以每平方分米内有3-5点为宜,表面不允许有油污,其它杂物及疏松层。
3)设备的二次运输
设备安装应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现场实际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详细的安装顺序,并根据制定的安装顺序安排好设备的进货顺序,尽量做到随到随装。到货后不能及时安装的设备应尽量靠近安装地点摆放,以便减少二次搬运的工作量。设备在施工现场的二次运输,大中型设备使用汽车、平板车运输,小型设备可用液压叉车运输。设备在装卸运输时,要采取保护措施,设备原有的保护装置不得拆除,钢丝绳捆绑部位要垫上木垫,同时要保持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平稳,严防设备倾斜、翻倒。对分箱分段的设备运输时,应按每台设备的构成部件清单仔细核定箱号、名称、规格,并按成台设备组合运输,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4)设备的开箱检查
开箱时应使用起钉器或撬杠,严禁胡乱拆卸。开箱后根据装箱单对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以及外表进行检查,核实随机技术资料与工具是否齐全,做好开箱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与业主和监理代表等有关人员共同确定处理办法,并作好记录。设备开箱后的随机技术资料与工具等应妥善保管好。
5)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
设备地脚螺栓在安装前,应将螺栓上的油脂、锈垢等清除干净(但螺纹部分应涂抹油脂保护)。安装时应保证螺栓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螺栓长度的5/,地脚螺栓底部与孔底的距离不得小于80mm,上紧螺母后外露螺纹为2~3个螺距。
设备垫铁应均匀、对称、整齐地放置在地脚螺栓的两侧,每组垫铁不超过4块,高度为30~70mm。垫铁应露出设备支座底板外缘10~20mm。二次灌浆前,各垫铁组应点焊牢固,并将其处理干净;灌浆时,用无收缩灌注料捣固密实。
6.12.3.4通风空调工程技术措施
为把好该工程的质量关以及避免后期使用的功能障碍,工程施工过程中需严格监视每一道施工工序,尤其对部分重点工序运用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行管控,具体管控工序详见表3.4-1。
表6.12-31通风空调安装技术措施
6.12.4消防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6.12.4.1消防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消防工程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水炮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消防通信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灾应急照明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消防供、配电及系统接地等,具体见表6.12-32。
表6.12-32消防工程概况
2、材质选用
消防工程材质选用见表6.12-33。
表6.12-33消防管道材质选用表
6.12.4.2消防工程施工组织与流程
1.施工组织
根据消防工程施工内容和施工工期安排,结合土建专业施工部署,本工程消防工程共组织6个施工班组分别进行地下室及地上部分消防工程的施工;具体安排如下:
主体结构预留预埋阶段:消火栓1班组及喷淋1班组负责1、2施工段消防水系统预留预埋工作,消火栓2班组及喷淋2班组负责3、4、5施工段消防水系统预留预埋工作。
后期安装施工阶段:消火栓1班组、喷淋1班组、消防电1班组分别负责地下室与一层消火栓及喷淋系统施工,消火栓2班组、喷淋2班组、消防电2班组分别负责其他楼层消火栓及喷淋系统施工。
每个阶段各个专业施工班组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见表6.13-34。
表6.12-34消防水工程劳动力资源计划
2、施工流程
(1)消防水系统施工流程如图6.12-42所示。
预留、预埋管道预制支架安装管道安装管道水压试验材料进场、验收配合装修装未端系统调试系统清理管道二次试压系统验收图6.12-42消防水系统施工流程
(2)消防电系统施工流程如图6.12-43所示。
预留、预埋管路穿线导线测试设备安装设备接线材料进场、验收设备调试消防检测消防验收系统联合调试交付使用图6.12-43消防电系统施工流程
6.12.4.3消防工程施工方法
1、消火栓系统安装
(1)消火栓箱体安装
1)明装消火栓箱体安装
明装消火栓箱体安装具体要求见下表6.12-35。
表6.12-35明装消火栓箱体安装要求
2)暗装消火栓箱体安装
暗装消火栓箱体安装具体要求见下表6.12-36。
表6.12-36暗装消火栓箱体安装要求
(2)消火栓安装
消火栓是具有内扣式接头的球形阀式龙头。为减少局部水头损失,并便于在紧急情况下操作,其出水方向宜朝下或与设置的消火栓箱成90°并栓口朝外。阀门中心距地面1.1m,允许偏差20mm,阀门距箱侧面mm,距箱后内表面mm,允许偏差5mm。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
(1)喷头安装时,应按设计规范要求确保溅水盘与吊顶、门、窗、洞口和地面的距离;
(2)当梁的高度使喷头高于梁底的最大距离不能满足规定的距离,应以此梁作为边墙对待;如果梁与梁之间的中心间距小于8m时,可用交错布置喷头方法解决;
(3)当通风管道宽度大于2m时,喷头应安装在其腹面以下;
(4)斜面下的喷头安装,其溅水盘必须平行于斜面,在斜面下的喷头间距要以水平投影的间距计算,并不得大于4m;
(5)一般喷头间距不应小于2m,以避免一个喷头喷出的水流淋湿另一个喷头,影响他的动作灵敏度,除非两者之间有一个挡水作用的构件。
3、水喷雾灭火系统安装
(1)容器安装
水喷雾灭火系统容器安装注意事项见下表6.12-37。
表6.12-37水喷雾灭火系统容器安装注意事项
(2)雨淋阀的安装
1)雨淋阀组安装应设置在环境温度不低于4℃,并有排水设施的室内,其安装高度距室内地面宜为1.2m,雨淋阀两侧与墙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与墙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宜小于0.8m,雨淋阀的试水和泄水管道应引入排水设施内;
2)雨淋阀前的管道应设置过滤器,当水雾喷头无滤网时,雨淋阀后的管道亦应设过滤器,过滤器网应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滤网的孔径宜为4.0~4.7目/cm2;
3)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宜选用各类保护对象专用水雾喷头。腐蚀性环境宜选用防腐蚀型水雾喷头,粉尘场所设置的水雾喷头应有防护罩。
4、高空水炮灭火系统安装
(1)消防炮的安装
消防炮的安装流程见下表6.12-38。
表6.12-38消防水炮安装流程表
(2)主控台及显示屏的安装
消防炮主控台及显示屏的具体安装流程见下表6.12-39。
表6.12-39消防水炮安装流程表
5、气体灭火系统安装
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场所要求需符合表6.12-40所示。
表6.12-40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场所要求表
6、消防电系统施工方法
(1)管路敷设及吹扫
施工队伍在施工前要仔细阅读图纸,做好技术交底记录,及时与设计人员取得联系,明确需要敷设管路位置和管路大小,严格按经审批的深化图纸进行施工,管路连接过程中应确保管口平整无毛刺,管路进入接线盒时,应在接线盒内外以锁母加紧,留于接线盒内的丝扣部分应控制在8毫米左右。管路固定距离应不大于2米。
(2)导线敷设
在系统布线前,应充分了解消防产品的布线要求,做到正确布线。火灾报警设备所需导线的根数、规格,报警系统的传输导线截面,应满足自动报警装置技术条件所要求的最小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穿线前,应检查每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和破损,均应通报总包方补充和更换。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套保护导线;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密封。
(3)管线检测
按照配管要求检查配管是否有防火设计要求,包括:管径、接线盒预留长度、位置是否正确,接地及连接。配线要求检查线径、数量、线色、线号、摇测绝缘、预留长度、线间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导线绝缘电阻测试:导线测试必须使用MΩ表进行测试,应使用由计量部门检测合格的兆欧表导线按回路区域敷设完成后,应对敷设的导线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导线测试按回路区域、探测设备安装路径逐一进行测试,可将断断续续的探测线路先连接后再测试,要求导线线间、对地的电阻值应在20MΩ以上,导线接地电阻测试要求使用准确的接地体。
(4)设备安装
1)探测器的安装要求: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
2)手动报警按钮的安装要求: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3)控制设备安装要求:控制设备如果采用槽钢作基础时,应先将槽钢调直除锈,并刷防锈漆,根据规范要求安装在基础地面上。安装时用水平尺、找好平直度后再用螺栓固定,并将接地线安装牢固并进行明显标识。控制柜在安装前应检查控制柜规格/型号是否按设计图的要求排列。
6.12.4.4消防工程技术措施
1、支、吊架安装
(1)管道支、吊架安装前,首先应按设计要求定出支架安装位置,再按管道的标高,然后在两点间拉直线,按照支架间的间距定出支架的位置。
(2)支架或管卡应固定在楼板或承重结构上;钢管水平支架安装间距竖直见表6.13-41。
表6.12-41钢管水平安装支架间距数值要求表
(3)立管管卡安装,层高小于或等于5m,每层需安装1个;层高大于5m,每层不少于2个。关卡安装距地高度1.5m~1.8m,两个以上管卡可均匀安装。
2、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注意事项如表6.12-42所示。
表6.12-42管道安装注意事项
3、栓箱安装
消火栓箱暗装时要紧密与土建结合,确保安装平直并与装饰面协调,箱体不得内陷于装饰面之内,管径为DN65,水带行度为25m,水栓口嘴为19mm。
(1)栓口及减压孔板安装
1)双栓栓口应保证栓口中心高度一致,栓口中心距装饰地面1.1m;
2)减压孔板的安装必须按设计要求在不同楼层安装孔径不同的减压孔板。
(2)信号阀及水流指示器安装
1)水流指示器应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安装后其水流指示器的浆片、膜片应动作灵活,不得与管壁发生碰擦;
2)信号阀应靠近水流指示器安装,与水流指示器间距不小于mm。
(3)喷头安装
1)喷头安装应在系统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试压;
2)安装用喷头用的三通、弯头等宜采用专用管件;
3)当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应在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
4)安装易受机械损伤处的喷头,应设喷头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