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机械

CFG桩基技术交底

发布时间:2023/8/6 23:33:23   

技术要求

01

1.CFG桩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2.桩身材料考虑地下水土的腐蚀性,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提供桩身混凝土的厂家根据地勘报告,提供耐腐蚀混凝土。桩身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桩体试块fcu≥20Mpa。

工作原理

02

1.CFG桩复合地基通过褥垫层与基础连接,无论桩端落在一般土层还是坚硬土层,均可保证桩间土始终参与工作。

2.由于桩体的强度和模量比桩间土大,在荷载作用下,桩顶应力比桩间土表面应力大。桩可将承受的荷载向较深的土层中传递并相应减少了桩间土承担的荷载。

施工准备

03

1.劳动力准备

2.材料准备

3.机械准备

4.检测测量设备

5.现场准备及作业环境要求

对施工场地内地上和地下管线进行核查、拆迁和防护。清除地表植被,根据所测得的原地面标高和设计桩顶标高对照结果,平整钻孔场地,地面标高高于设计桩顶标50cm,预留排水坡度,做好排水沟等措施,并用压路机将原地面碾压至K30≥30MPa/m,以满足长螺旋钻机自重和抗倾覆的要求。

工艺流程

04

1.桩位检测放样

测量队根据图纸,对施工基桩和边桩进行交底,进行桩位布置。用白灰撒出左右边线,按布置图和现场实际情况拉线放样,并且测出原地面高程。

在桩位用直径8mm的钢钎竖直打入20cm深孔,在孔内灌注石灰水或石灰粉,并在孔内插入标记物,用一次性木、竹筷,便于桩位被埋没后查找。

2.桩基就位

钻杆垂直度控制:钻机就位后,桩机悬挂双向垂球,旁站人员通过测设垂球与钻杆上下端的相对距离,判定机身的垂直度偏差是否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确保CFG桩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0%。

桩位控制:在每一根桩施工前,通过已经标明临近的纵向、横向桩位用尺量,来确定桩机是否对准桩心。

每根桩施工前由旁站人员对桩机进行桩位对中和钻杆垂直度检查,满足要求后开钻。

3.钻进

钻进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先慢后快,这样既能减少钻杆摇晃,又能检查钻孔的偏差,以便及时纠正。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放慢进尺,并及时检查钻杆垂直度和桩位,否则容易导致桩孔偏斜、位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损坏。桩长控制:在桩机机身上做明确的长度标识,为方便夜间施工控制,需用反光材料进行标识;标识的最小刻度为50cm或25cm;根据钻机塔身上的进尺标记,成孔达到设计标高时,停止钻进。钻孔弃土及时转运到指定场地。

4.灌注混凝土

长螺旋钻机钻至设计标高,停止钻进,向钻杆芯管泵送混凝土灌注,当钻杆芯管中充满混合料,开始提升钻杆,压灌混合料,一边拔管,一边泵送,严禁先提管后泵料。混凝土坍落度、拌合时间按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min。

泵送混凝土严禁先拔管后泵送混凝土,拔管时钻杆停止转动,拔管速率按试桩确定参数进行控制,拔管速度均匀,穿透地质较硬地段,采用低档慢速钻进,软弱地层,快速钻进,以降低扩孔系数;混凝土泵送也连续。若混凝土供不及时,造成钻机等料的情况,时间较长会造成断桩或抱钻现象,尤其是在饱和砂土、粉土层。混凝土灌注至设计CFG桩顶标高以上50cm,停止泵送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方量不得少于设计桩长加超灌桩头的体积。

5.钻机移位

根据钻机的具体情况,钻4、5个孔移动一次钻机。

无论桩距大小,均不从四周转向圈内推进施工,因为这样限制了桩间土向外的侧向变形,容易造成土体大面积隆起,断桩的可能性较大,采用由中心向外推进或一边向另一边推进的方案。当地下出现软弱层,发生窜孔现象时,钻机采用跳孔作业,待相邻位置混合料凝固后,再钻相邻桩位。

6.清除淤泥

钻泥在钻孔过程中随时清除,钻机移位后把剩余的钻泥清除。当注意:

(1)除50小型挖掘机外,任何机械设备不得进入CFG桩钻孔灌注场地。

(2)挖土时不得扰动设计桩顶标高以下的桩间原土。

(3)不得挖动已经灌注的CFG桩,使桩头破坏。

CFG桩埋在地面以下,桩顶有湿黏土封顶,无需专门养护。桩灌注完成后混合料龄期达14天后方能进行桩间土开挖、清理。自然养护期间保护钻孔灌注现场,任何机械不得进入钻孔灌注区。

7.截桩头和开挖桩间土

桩间土开挖时,挖掘机易碰撞桩头造成浅层断桩,施工中采取桩头两次截桩方案,避免人为造成桩头破坏:一是在CFG桩灌注完成后砼凝固之前,湿截桩即采用小挖掘机将桩头砼和钻泥一起清理出去,50cm不截,强度达到80%后,使用小挖掘机(斗宽0.6m)开挖桩间土,使用改装后的切割机进行切割,减少对桩体的破坏,切割完成后,断面平整。

通病防治

05

1.堵管

堵管是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工艺常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CFG桩的施工效率,增加工人劳动强度,还会造成材料浪费。特别是故障排除不畅时,使已搅拌的CFG桩混合料失水或结硬,增加了再次堵管的几率,给施工带来很多困难。产生堵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混合料配合比不合理。混合料工作性能差产生原因:低强度混凝土混合料中细骨料和粉煤灰用量较少时,混合料的流动性差。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差,混合料的黏聚性、保水性差,容易离析。混合料坍落度太大,易产生泌水和离析,管内浆液在泵压作用下,先流动,骨料和砂浆分离,摩擦力增大容易堵管。坍落度太小,混合料在输送管内流动性差,容易堵管。防治措施:在试用配合比前室内试验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控制混凝土施工坍落度在16~18cm,保证混凝土的泵送工作性能,防止堵管。要注意混合料的配合比,尤其要注意将粉煤灰掺量控制在70kg/m3~90kg/m3,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mm~mm之间。

2)施工操作不当。钻孔进入土层预定标高后,开始泵送混合料,管内空气从排气阀排出,待钻杆内管及输送软、硬管内混合料连续时提钻。若提钻时间较晚,在泵送压力下钻头处的水泥浆液被挤出,管内剩下少浆混合料塞体,造成堵管。防治措施:施工时应在管内填充混凝土后及时提钻,避免造成堵管。

3)冬期施工措施不当。冬施时,有时会采用加热水的办法提高混合料的出口温度,但要控制好水的温度,水温最好不要超过60℃,否则会造成混合料的早凝,产生堵管,影响混合料的强度。

4)设备缺陷。混合料输送管要定期清洗,否则管路内有混合料的结硬块,还会造成管路的堵塞。

5)施工气温高,管壁浆液容易凝固产生原因:夏季施工管内温度高,管壁砂浆易凝固,增大管壁阻力,容易堵管。防治措施:施工时在管壁覆盖草袋并经常洒水保持草袋湿润,降低管道温度。

2.窜孔

(1)发生窜孔的条件有如下3条:

1)被加固土层中有松散饱和粉土、粉细砂;

2)钻杆钻进过程中叶片剪切作用对土体产生扰动;3)土体受剪切扰动能量的积累,足以使土体发生液化,使已施工未凝固桩体相邻桩内混凝土突然下落。

(2)由于窜孔对成桩质量的影响,施工中采取的预控措施如下:

1)采取隔桩、隔排跳打方法;

2)减少在窜孔区域的打桩推进排数,减少对已打桩扰动能量的积累;

3)合理提高钻头钻进速度。

3.桩头空芯

桩头空芯主要是施工过程中排气阀不能正常工作所致。钻机钻孔时,管内充满空气,泵送混合料时,排气阀将空气排出,若排气阀堵塞不能正常将管内空气排出,就会导致桩体存气,形成空芯。为避免桩头空芯,施工中应经常检查排气阀的工作状态,发现堵塞及时清洗。

4.桩端不饱满

桩端不饱满主要是因为施工中为了方便阀门的打开,先提钻后泵料所致。这种情况可能造成钻头上的土掉入桩孔或地下水浸入桩孔,影响CFG桩的桩端承载力。为杜绝这种情况,施工中前、后台工人应密切配合,保证提钻和泵料的一致性。

5.缩颈、断桩

CFG桩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现场灌注过程一定要确保其密实性。保证桩截面尺寸,灌注过程中随时监控混合料的质量确保混合料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应每车检查坍落度,混合料的坍落度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确保混合料供应及时,钻头提升应保持匀速,提升速度不得大于混凝土灌注速度,拔管时必须保证管的埋深,防止发生缩颈、断桩现象。

(1)拔管太快,桩体存在缺陷

产生原因:成桩过程中拔管速度太快,在桩内容易形成空洞或桩内掉泥,使桩身存在缺陷或桩身夹泥,造成断桩或缺陷。防治措施:控制拔管速度在2~2.5m/min,使泵送混凝土速度与拔管速度相匹配,确保桩身混凝土质量。

(2)成品未进行保护,成桩后外力破坏

产生原因:CFG桩为素混凝土桩,抗弯、抗剪能力较差,在未施工褥垫层前大型。机械进入CFG桩加固区,造成断桩;另外,使用大型挖机在混凝土终凝后清理桩间土触碰混凝土桩体,造成断桩。防治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禁止使用大型机械在没有任何垫层情况下清理桩间土,采用小型机械清理桩间土时,必须有专人指挥,防止机械触碰桩体;成桩后,在没有垫层情况下禁止任何机械进入加固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4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