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剪切机械 >> 剪切机械前景 >> 2021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的复习一定要结合大纲和教材;教材的通读、精读是很有必要的;教材大纲是注安考试的根本,教材中的考点,重难点都会被体现在考试中;因此建议考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对教材认真研读、思考、理解、记忆。下面带来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本质安全设计措施是指通过改变机器设计或工作特性,来消除危险或减少与危险相关的风险的安全措施。下列采用的安全措施中,属于本质安全措施的是()。
A.采用安全电源
B.设置防护装置
C.设置保护装置
D.设置安全标志
2.机械制造企业的车间内设备应合理布局,各设备之间、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的墙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依据《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18),大型机床操作面间最小安全距离是()。
A.0.5m
B.1.0m
C.1.5m
D.2.0m
3.金属切削作业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包括机械危险、电气危险、热危险、噪声危险等因素,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切削机床设计时应尽可能排除危险因素。下列切削机床设计中,针对机械危险因素的是()。
A.控制装置设置在危险区以外
B.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
C.工作位置设计考虑操作者体位
D.传动装置采用隔离式防护装置
4.砂轮机借助高速旋转砂轮的切削作用除去工件表面的多余层,其操作过程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无论是正常磨削作业、空转试验,还是修整砂轮,操作者都应站在砂轮机的()。
A.正前方
B.正后方
C.斜前方
D.斜后方
5.剪板机借助于固定在刀架上的上刀片与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下刀片作相对往复运动,从而使板材按所需的尺寸断裂分离。关于剪板机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剪板机后部落料区域一般应设置阻挡装置
B.剪板机不必具有单次循环模式
C.安装在刀架上的刀片可以靠摩擦安装固定
D.压紧后的板料可以进行微小调整
6.铸造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有害因素。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铸造作业过程最可能存在的是()。
A.灼烫、噪声、电离辐射
B.火灾、灼烫、机械伤害
C.机械伤害、放射、火灾
D.爆炸、机械伤害、微波
7.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取具有一定机械性能、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下列伤害类型中,锻造过程最常见的是()。
A.起重伤害
B.机械伤害
C.电击伤害
D.高处坠落
8.疲劳分为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肌肉疲劳是指过度紧张的肌肉局部出现酸痛现象,而精神疲劳则与中枢神经活动有关。疲劳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作条件因索和作业者自身因素。下列引起疲劳的因素中,属于作业者自身因素的是()。
A.工作强度
B.环境照明
C.工作体位
D.熟练程度
9.传统人机工程中的“机”-般是指不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机功能分配是指根据人和机器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把“人一机一环”系统中的任务进行分解,然后合理地分配给人和机器,使其承担相应的任务,进而使系统安全、经济、高效地完成工作。基于人与机器的特点,关于人机功能分配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机器可适应单调、重复性的工作而不会发生疲劳,故可将此类工作任务赋予机器完成
B.机器具有高度可塑性,灵活处理程序和策略,故可将一些意外事件交由机器处理
C.人具有综合利用记忆的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故可将信息分析和判断交由人处理
D.机器的环境适应性远高于人类,故可将危险、有毒、恶劣环境的工作赋予机器完成
10.劳动强度是以作业过程中人体的能耗、氧耗、心率、直肠温度、排汗率或相对代谢率等指标进行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为4个等级。下列劳动作业中,属于II级劳动强度的是()。
A.手和臂持续动作
B.臂和躯干负荷工作
C.大强度的挖掘或搬运
D.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
11.木材机械加工过程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机械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粉尘因素等。下列木材机械加工对人体的伤害中,发生概率最高的是()。
A.皮炎
B.过敏
C.切割伤害
D.呼吸道疾病
12.圆锯机是以圆锯片对木材进行锯切加工的机械设备。锯片的切割伤害、木材的反弹打击伤害是主要危险。手动进料圆锯机必须安装分料刀,分料刀应设置在出料端,以减少木材对锯片的挤压,防止木材的反弹。关于分料刀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料刀顶部应不高于锯片圆周上的最高点
B.分料刀的宽度应介于锯身厚度与锯料宽度之间
C.分料刀与锯片最靠近点与锯片的距离不超过10mm
D.分料刀刀刃为弧形,其圆弧半径不应大于圆锯片半径
13.机械产品设计应考虑维修性,以确保机械产品一旦出现故障,易发现、易检修。下列机械产品设计要求中,不属于维修性考虑的是()。
A.关键零部件的多样化设计
B.足够的检修活动空间
C.故障部位置于危险区以外
D.零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
14.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关于体力劳动强度级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16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I级”
B.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18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II级”
c.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20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III级”
D.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22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IV级”
15.人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人和机器两个子系统构成,能完成特定目标的一个整体系统。在自动化系统中,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是()。
A.以人为主
B.以机为主
C.人机同等
D.人机共体
16.对工作环境进行照明设计时,应考虑视觉作业的照明与作业安全、视觉工效之间的关系。下列针对作业场所照明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A.避免强烈眩光的使用
B.注意表面特性的显示
C.运用各种照明方式
D.采用强烈的颜色对比
17.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形态的能量造成的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下列触电事故伤害中,属于电击的是()。
A.电弧烧伤
B.电烙印
C.跨步电压触电
D.皮肤金属化
18.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有关,电流流入人体,一定是从人体某一个部位流入,从另一个部位流出的,这两个部位之间的路径,就决定了人体受到的伤害程度。下列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中,最危险的路径是()。
A.左手至脚部
B.左手至背部
C.左手至胸部
D.左手至右手
19.在电流途径左手到右手、大接触面积(50~cm2)且干燥的条件下,当接触电压在~V时,人体电阻大致在()。
A.~0Ω
B.~Ω
C.~0Ω
D.~Ω
20.电火花是电极之间的击穿放电呈现出的现象,其电弧温度高达°C,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二次引燃源。电火花可分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下列电火花中,属于事故火花的是()。
A.开关开合时产生的火花
B.熔丝熔断时产生的火花
C.电源插头拔出时产生的火花
D.手持电钻碳刷产生的火花
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采用安全电源属于本质安全设计措施中的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设置防护装置和设置保护装置属于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安全标志属于安全信息的使用。
2.C
3.D
控制装置设置在危险区以外是对电气系统中控制系统的要求。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和工作位置设计考虑操作者体位是为了满足安全人机学要求。
4.C
砂轮机的操作要求无论是正常磨削作业、空转试验还是修整砂轮,操作者都应站在砂轮的斜前方位置,不得站在砂轮正面。
5.A
剪板机安全要求:
(1)剪板机应有单次循环模式。
(2)压料装置(压料脚)应确保剪切前将剪切材料压紧,压紧后的板料在剪切时不能移动。
(3)安装在刀架上的刀片应固定可靠,不能仅靠摩擦安装固定。
(4)剪板机上的所有紧固件应紧固,并应采取防松措施以免引起伤害。
(5)在使用剪板机时,剪板机后部落料危险区域一般应设置阻挡装置,以防止人员发生危险。
(6)应根据剪板机自身的结构性能特点,设置合适的安全监督控制装置,对机器的安全运行状况进行监控。
(7)剪板机上必须设置紧急停止按钮,一般应在剪板机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置。
(8)如果剪板机配有激光器(指示剪切线),应符合安全标准的规定,以保证其不致对人身产生伤害。
6.B
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索包括:
(1)火灾及爆炸。
(2)灼烫。
(3)机械伤害。
(4)高处坠落。
(5)尘毒危害。
(6)噪声振动。
(7)高温和热辐射。
7.B
锻造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机械伤害、火灾爆炸和灼烫,其中最常见的是机械伤害。
8.D
疲劳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1)工作条件因素:泛指一切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产生影响的工作环境,包括劳动制度和生产组织不合理。如作业时间过久、强度过大、速度过快、体位欠佳等;机器设备和工具条件差,设计不良。如控制器、显示器不适合于人的心理及生理要求;工作环境很差。如照明欠佳,噪声太强,振动、高温、高湿以及空气污染等。(2)作业者本身的因素:作业者因素包括作业者的熟练程度、操作技巧、身体素质及对工作的适应性,营养、年龄、休息、生活条件以及劳动情绪等。
9.B
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塑性,能随机应变,采取灵活的程序和策略处理问题。人能根据情境改变工作方法,能学习和适应环境,能应付意外事件和排除故障,有良好的优化决策能力。而机器应付偶然事件的程序则非常复杂,均需要预先设定,任何高度复杂的自动系统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10.A
11.C
木材加工的危险因素包括机械危险(包括刀具的切割伤害、木料的反弹冲击伤害、锯条断裂或刨刀片飞出以及木屑碎片抛射飞出伤人等)、木材的生物效应危险(可引起皮肤症状、视力失调、对呼吸逍黏膜的刺激和病变、过敏病状等)、化学危害(引起中毒、皮炎或损害呼吸道黏膜)、木粉尘伤害(可导致呼吸道疾病,严重的可表现为肺叶纤维化症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噪声和振动危害。诸多危险有害因素中,刀具切割的发生概率高,危险性大,木材的天然缺陷、刀具高速运动和手工送料的作业方式是直接原因。
12.B
分料刀的安全要求如下:
(1)应采用优质碳素钢45或同等机械性能的其他钢材制造。
(2)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其强度和刚度,受力后不会被压弯或偏离正常的工作位置。其宽度应介
于锯身厚度与锯料宽度之间,在全长上厚度要一致。
(3)分料刀的引导边应是楔形的,以便于导人。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圆锯片半径。
(4)应能在锯片平面上作上下和前后方向的调整,分料刀顶部应不低于锯片圆周上的最高点;与锯片最靠近点与锯片的距离不超过3mm,其他各点与锯片的距离不得超过8mm。
13.A
维修性设计应考虑以下要求:将维护、润滑和维修设定点放在危险区之外;检修人员接近故障部位进行检查、修理、更换零件等维修作业的可达性,即安装场所可达性(有足够的检修活动空间)、设备外部的可达性(考虑封闭设备用于人员进行检修的开口部分的结构及其固定方式)、设备内部的可达性(设备内部各零、组部件之间的合理布局和安装空间);零、组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同时,必须考虑维修人员的安全。(版教材已调整)
14.B
15.B
在自动化系统中,以机为主体,机器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于闭环系统的机器自身的控制,人只是一个监视者和管理者,监视自动化机器的工作。
16.D
作业场所的照明方案应既能满足工作照明,又避免不良的眩光;注意颜色的利用、表面特性的显示、各种照明方式的运用、灯光与昼光的合理结合,以及无强烈对比和眩光等。面对作业人员的墙壁,避免采用强烈的颜色对比;避免有光泽的或反射性的涂料等。
17.C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线电击、两线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按照电流转换成作用于人体的能量的不同形式,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伤害。
18.C
19.C
在电流途径左手到右手、大接触面积(50~cm2)的条件下,人体总阻抗见下表。下表表明,在干燥条件下,当接触电压在~V范围内时,人体阻抗大致上在~Ω之间。
20.B
工作火花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正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火花。例如,控制开关、断路器、接触器接通和断开线路时产生的火花;插销拔出或插入时产生的火花;直流电动机的电刷与换向器的滑动接触处、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电刷与滑环的滑动接触处产生的火花等。事故火花是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出现的火花。例如,电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时产生的火花;熔丝熔断时产生的火花;连接点松动或线路断开时产生的火花;变压器、断路器等高压电气设备由于绝缘质量降低发生的闪络等。事故火花还包括由外部原因产生的火花。如雷电火花、静电火花和电磁感应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