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止、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防止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各类事故,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国家法规,法律及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制定了本项目安全生产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1、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目标:
(1)杜绝重伤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轻伤负伤率指标控制在0.3%。
(2)杜绝职业病危害责任事故。
(3)安全“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为%。
(4)特种设备使用取证率为%。
(5)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好率为%。
(6)危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交底率为%。
(7)在规定时间内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率为%。
(8)争创安徽省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
安全生产预控目标的措施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安全施工目标确保本工程施工安全无伤亡等级事故发生;确保本工程无火灾、交通责任事故发生;确保本工程施工设备安全;破坏生态环境,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施工现场整洁规范。执行合肥市有关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相关管理规定,做到进场出场一个样,施工期间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不扰民,不冒烟,便道不扬尘,工地现场标准化。
根据目标制订如下措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包括项目经理部、班组等各方面、各层次的培训。通过教育使全员了解安全生产的要求,确保安全保证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1)项目经理部的安全教育内容,项目经理部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纪律,讲解安全事故案例;所承担的施工任务特点;施工安全基本知识、安全生产制度及相关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和电器使用等安全基本知识;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物体打击、防坍塌、防机械伤害等的知识及紧急安全救护知识;安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防护用品、用具使用基本知识。(2)班组安全教育内容,班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本班组作业特点;安全生产制度与工作纪律;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及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知识;本班组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作业环境及使用的机具安全要求。
三、环保预控目标的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污水主要为泥浆水,针对此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污染。施工中产生的泥浆水,采取三级沉淀等措施处理,经检验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后,方可排放至指定的排水管道中,不得超标排放。
2、气体污染防治措施:积极利用电等清洁能源,热水、采暖尽量使用电器设备。为减少污染,项目在生产、生活中,禁止使用小锅炉,煤炉;取暖做饭一律利用电能。控制扬尘雾霾污染,对易产生扬尘的砂石料进行遮盖,车辆过往的车道适当洒水。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严格执行用车淘汰报废制度,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车辆,严格控制各种机动车尾气排放,保证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尾气完全达标。施工过程中受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是施工人员,对于施工人员,我们采取防护和劳动保护措施,减轻其危害。
3、噪音污染防治措施:声音的辐射具有方向性,在与声源距离相同的地方,因处在声源不同方向上,接受到的噪音强度也不同,因此,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包括改变声源的发射方向)是降低噪声尤其是高频噪声的有效措施。建立隔声屏障,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使用隔声材料或结构来阻挡噪声传播。对于振动压路机产生的噪声,采取隔振措施以减弱噪声。与当地政府和居民处理好各种关系,不要因施工而影响居民正常工作和休息。运输机械限制无故鸣笛,以减少噪声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生产生活区设置垃圾桶,贮放生活垃圾,由垃圾车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划分为可降解垃圾和不可降解垃圾,然后分别进行二次利用和处理。施工过程中做好弃渣处理工作,将产生的废弃物、边角料、包装袋等及时进行回收、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废弃物集中运至指定的垃圾场,并纳入地方环卫管理系统。防止任意堆放弃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
5、保护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好施工现场绿化植被,施工作业不得损坏绿化设施,并在温暖时节布置绿化。尽量扩大绿化范围,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做到绿化布置总体化,层次化。在生活区和生产区种植抗粉尘树种,在生活区种植花草,灌木和草皮,对施工开挖的边坡及时进行喷锚支护和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除业主特殊规定外)应尽量恢复施工场地附近的生态环境。
四、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给项目全体施工人员购买工伤保险及人身意外保险,保证职工个人利益。
2、组织员工经常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3、医院建立联系,凡员工医院治疗时,医院最好的医疗服务。
4、设置淋浴室,保证员工每天有条件洗澡,确保良好卫生条件。
5、发生传染疾病时,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其他人员采取预防措施。
年07月01日